代表人物

精品展示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代表人物

姓名:陆圣良

职称:非遗传承人

个人简介

     百年陆氏旗袍的传承。旗袍自北方传入苏州,为苏州服饰文明的一个标杆。望亭陆氏旗袍世家,自清末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为苏州旗袍的标志之一,于是乎有人说:“望亭陆氏圣锦良衣旗袍的妥帖,非度身订做不能为之,以丝绸和绣工独步天下,临风而开。     望亭陆氏旗袍,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即从清末的袍身肥大、袍袖宽短、缘饰繁复到民国的合身简洁,再到现代剪裁结构的改变,更加合体。随着科技进步,手段的通用,手绣、手推绣、手绘、数码印花、喷绘样式变化,旗袍更是绚丽多彩。     陆氏旗袍,它是在继承传统款式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在规模上,它从几个人纯手工制作,时下发展到六十多人;从十几平方米的家庭作坊,时下发展到一千两百多平方米厂家生产;品种上,它从原来的二十多种,时下发展到两百余种。     陆氏旗袍的传承,如果从如今当家人陆国英(1955年生)说起,自太祖师陆根发(1870年一1936年)传承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     太祖师陆根发是望亭南河港人,1882年到苏州道前街学艺。太祖师时处晚清,服饰多烦琐,这一点南北汉满异曲同工,不但名媛贵妇以及富家闺秀之服饰如此,民间妇女之日常衣着也喜用镶、绲、砑、嵌、挖等诸种手段加以装饰。晚清女装的所谓“十八镶绲”者,主要有两种:一种袍身肥大,袍袖宽短,袖和袍缘饰繁复;一种衣身瘦,袖亦窄小,装饰也较为简单。太祖师继承中国传统服饰,工艺精湛,所制作的旗袍受到当时各阶层女性欢迎。 第二代祖师冯阿纪(1890年一1968年),出生于望亭施公桥,1902年去苏州道前街陆根发处学艺,时处清末。初学时还是宽袖大袍。1911年辛亥革命后,这种情况有了改变。由于西方印染技术的传入,服饰审美观念的转变,印花成为在编织品或服装面料上施加图民间工艺 案装饰的主要手段,缘饰改少,袍袖、袍身变得窄小合身。      陆氏旗袍第三代传人,为陆国英的父亲陆锦祥(1924年一1982年),出生于望亭南河港,1933年到望亭施公桥冯阿纪处学艺。当时旗袍定型,合身小摆,装饰简洁,绣花的使用大幅减少,精细之线香绲流行,传统的料子花边或细绦仍常见,纽襻的变化增多,各种盘花纽争奇斗艳,改良旗袍大行其道。经过七年刻苦学习,1940年学后,陆锦祥定居上海老西门淡水路5号,为上流社会大户人家的老爷太太、小姐们私人订制长袍马褂、旗袍等。1950年,土地改革后回老家望亭南河港,走村串巷,从事服饰定制,以做中式服饰为主。      陆氏旗袍第四代传人陆国英(1955年生)及其妻马凤玲(1956年生)。陆国英出生于望亭南河港,1966年随父陆锦祥学艺,时逢“文化大革命”,人们主要穿军装、青年装、中山装,俗称“老三式”,没人做旗袍,只有部分老年人的中式服装。陆锦祥为了不让手艺失传,经常教儿陆国英旗袍、长袍等的制作工艺,并用旧报纸教其旗袍、长袍等中式服装的剪裁,用布条教他做花纽扣。1978年改革开放后,封闭30年旗袍重归人们的视野。起初,也只限于评弹演员,演艺界人员穿着。1999年,陆国英与妻子马凤玲、儿子陆圣良等人去上海东台路87号的大德堂工艺品商行,从事中式服装、旗袍的制作。      2001A PEC 议在上海召开, 各国领导人穿着唐装亮相, 由此在中华大地掀起了穿唐装、旗袍的浪潮,这给了陆氏旗袍工艺一次新的发展机遇。陆国英专做中式服装、旗袍的声誉进一步扩大,后传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2006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对陆氏圣锦良衣旗袍制作精细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踪录制,录制的资料、制作的旗袍由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收藏。      2012年,陆氏旗袍传人回苏州,在平江路文化街开旗袍专卖店,进行旗袍的私人定制。2017年3月,陆国英接受姑苏区残疾人文化创业基地的聘请,为残疾人传授旗袍花组扣的制作。每逢周六为残疾人讲课,同时传播传统服饰制作技艺。      第四代传人马凤玲,1987年跟丈夫陆国英学习裁缝手艺,至今也有三十余年。陆氏旗袍第五代传人为陆国英、马凤玲的儿子陆圣良(1979年生)。陆圣良1999年随父学艺,三年学成后,从事旗袍制作。一边积累实践经验,一边丰富理论知识。如今凭借着他对服装的刻苦学习,掌握了旗袍的传统工艺,并有所发展提升。2012年、他开办了苏州圣锦良衣服装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圣锦良衣。公司名称取了第三代传人陆锦祥的“锦"字和“圣良”两字。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十分刻苦钻研。一次,他参观了宋庆龄故居,看到国母宋庆龄遗像所穿的黑色香云纱旗袍,回来后就根据现代女性穿着习惯,试做了一件红色香云纱旗袍,受到女性喜欢,蜂蛹前来定制。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