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走近神秘的吴越青铜兵器
- 浏览量:3176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8.08.31
2014年年底,苏州博物馆历时3年征集的58件/组青铜兵器将首次公开展示,其中最珍贵的当属闻名海内外的吴王夫差剑,以及越王者旨於赐剑、越王州勾剑,这些有着清晰铭文的青铜剑表明了器物的主人正是2400多年前在古城苏州叱咤风云的一群统治者。
吴王剑、越王剑都是好剑
苏州博物馆提供的研究资料表明,这些吴越青铜兵器精品多,品相完好,尤其吴王夫差剑是目前国内外同类剑中品相最完好的一件,目前依然寒光逼人。
吴王夫差剑剑作斜宽从厚格式。剑身宽长,覆有蓝色薄锈,刃锋极犀利。近锋处明显收狭,双刃呈弧曲形。中起脊线,两从斜弧面。剑格作倒凹字形,饰兽面纹。圆茎实心,有缠缑痕迹。茎上有两道凸箍,箍上有纤细的凹槽,遗存少量绿松石。圆盘形首,铸有多圈精致峻深的同心圆凸棱。剑首以不同成份之合金青铜分铸后再衔接剑茎而成。剑身近格处铸有铭文两行十字:攻敔(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经2400余年仍完好如新,无比锋利。
吴王夫差是吴国最后一位国王,而者旨於赐(公元前464-459年在位)是越国国王勾践之子,是吴被越灭国后苏州地区的实际统治者。者旨於赐剑剑作斜宽从厚格式。剑身宽长,近锋处收狭,双刃呈弧形,中脊隆起,两从斜弧。剑格作倒凹字形,两面均铸有双钩线鸟书体铭文,字口间嵌满片状蓝绿色松石,为迄今保存绿松石原貌最完整的越王剑。圆茎实心,上有两道凸箍,饰细致云雷纹并镶嵌绿松石。圆盘形首,铸有七圈凸棱线组成的同心圆,在中心点圆周则有七条燕尾形凹纹,向着凹点内聚,而整个剑首面平漫极纤细斜格纹为衬底。剑首上作如此精致纹样的装饰,极为罕见。得铜资源者可称霸
铜在商周时被称为“吉金”,可见这一天然资源在当时的重要地位。春秋时期的南方三强楚、吴、越,恰恰都是依靠铜资源由弱变强,成为一时之霸的。
位于湖北大冶市城区西南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堪称世界第九大奇迹,此遗址始于公元前13世纪,是国内迄今已经发掘的古铜矿中生产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个。据专家推算此地曾冶炼出8万至12万吨铜,春秋中、晚期的楚国正是得益于这个丰富的铜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军事收益,而成为南方诸强中的老大。
吴国的铜矿资源似乎不甚清晰,尤其是吴国建阖闾大城后,周边并无铜矿可资利用,那么名震列国的吴国青铜兵器到底从何而来呢?实际上,在吴国的版图上,至少有两处地方是拥有铜矿资源的:一处是今安徽铜陵地区,据铜陵地方志记载,“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而贵池—铜陵地区一带即为著名的“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之中部,近年来的考古与文献研究表明,铜陵地区产铜历史可推至距今3000年前;第二处则是今天的江苏省会南京,资料表明:“金陵有古冶城,本吴冶炼之地。”冶城原在今南京朝天宫一带,为战国时吴国冶金铸造兵器的地方。而考古发现也进一步证明,南京汤山伏牛山古铜矿采矿场遗址的铜矿采掘恰恰始自春秋战国直到隋唐时代。
至于越国,其南部山区矿藏资源丰富,有较多的铜、铁、锡、金等金属矿物。经文献与考古发掘证实,会稽山北麓的东关、平水、王化等正是当时越国的冶炼基地。将铜原料主要用来制造农具和兵器,使得越国最终战胜了吴国。苏州为何鲜见青铜兵器
吴国曾一度西破强楚,北震齐晋,南败越国,成为南方诸强中的一个后起之秀。而且,吴国与越国交流频繁,两国的冶炼高手应该是互通有无的,今天仍然在两地都有传说流布的干将、莫邪夫妇其实正是这种民间交流的浓缩与代表。
但是包括此次入藏苏博的吴王夫差剑在内的吴国王室顶级青铜兵器,为何基本都流落他乡,鲜有在苏州地区现身的呢?
这要从高档青铜兵器的用处讲起。作为国君自用并留下铭文的兵器,是带有军事或礼仪功能的实用器;另外,国君也会将一些带有自用铭文的兵器作为联姻信物或礼品送给诸国姻亲;第三,对于一些身份不高,但军功卓著的将士,来自王室的顶级青铜兵器当然是至高无上的褒奖;最后一种情况,则比较悲凉,吴国灭亡后,带有青铜器陪葬的国君或高等级贵族墓地被敌国报复性盗掘,作为权力象征的青铜器会被抢掠,此有浒关真山东周大墓为证;或者如夫差是自杀而亡,其所用兵器就极有可能成为敌方将士的高档战利品而被带走。
1983年,湖北江陵县马山五号墓出土了一件带有“吴王夫差自作用矛”铭文的吴王夫差青铜矛,此矛铸造工艺、花纹风格与越王勾践剑类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出土此矛的却是一个中小型土坑楚墓,棺椁腐朽无存。最后拥有这件兵器者与吴王夫差的身份虽说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他当年却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