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寻找苏作家具的根
- 浏览量:1825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8.05.23
说起苏作家具,不得不提起一个人— — 王世襄。他所写的《明式家具研究》享誉海内外,被誉为明式家具的“圣经”,中国古典家具学术研究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奠定之作。
苏作家具,即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制作的家具,作为明式家具的正宗,为世人最为推崇。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王世襄写到他经常去太湖流域的东西山搜寻家具。在那里,他发现了很多经典的明式家具。自打他那本书出版后,苏作家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有个北京人,一直向往能拥有苏作家具。一次终于来到苏州,转了很多家具城,还是没发现苏作家具。有人告诉他,可以去东山看看,于是辗转找到了位于东山的“苏作民间家具厂”。这让苏作民间家具厂总经理黄立军很惭愧,“苏作家具名气这么响,发源地在哪儿,大家都不知道。”
一、留住苏作家具的血脉
17岁,初中毕业后,黄立军就开始做木工,大概2000年左右,也不知道哪儿来那么多人到东山收购古家具。敏感的黄立军和大家聊天得知,这些人多是因王世襄所写的《明式家具研究》一书而来。在阅览了那本书后,黄立军发现书中多出选用了东山的古家具。这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或许是苏作家具的发源地。此后,他像很多人一样,开始搜索东山的老物件。在他的仓库里,现场摆放这方凳、榻、供桌、椅子、洗脸架、衣架......年纪最大的,是一张课桌,竟是明朝的。其实,当黄立军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时,已经晚了,“好东西已经很少了,剩下的以榉木的物件为主。”这些老物件,黄立军视作珍宝。那上面,流淌着苏作家具的血脉,他以此为标本做家具。比如,以前的小姐闺房里的椅子,按照以前的样式做,看起来很小,椅背也很直。黄立军解释道,“以前的小姐坐要有坐相。其实,这种坐样倒有利于健康。”再看一个橱柜,四块板子是一个料子里出来的,花纹一样,“做这样的家具是很有讲究的,需要考虑对称。”又比如一把椅子,中间一块板,一定要将宝塔纹放在中间,“苏作家具很讲究细节上的美。”而最最讲究的,莫过于榫头。同样的榫头,一雄一雌,榫头的做法也变化多端。依据形状的变化,每个榫头的角度也有所不同,比如海棠形的图案会用十字榫头连接起来。
苏作家具的造型是很有灵气的。这些家具基本是文人在指导,就跟苏州的园林一样。文人有自己的审美观,家具做出来好不好看很重要,如果成品家具无法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就会重新制作。从美学角度欣赏,苏作家具线条流畅,比例适度,稳妥大方。不管是放置在江南园林的亭台楼阁还是普通居民家中,都显得非常协调。装饰部分体现了简朴无华的特点,往往点到为止,有大写意风格,就像文人学子寒素中暗藏着一股孤傲之气。一次,中国明式家具研究所的创办人,著名的明式家具研究学着濮安国,看了黄立军收藏的老物件后很感慨,对黄立军说,“你一定要传承好古家具的款式,还是古家具的款式耐看。”这更加激励黄立军要将这些工艺传承下去。
二、惜料,苏作一直的态度
在造型上很有灵气的苏作家具,备受人们的喜爱。尽管黄立军不怎么做推广,仍有很多人或是找到门店采购,或是直接到苏作民间家具厂定做。为了照顾不同人群的需求,苏作民间家具厂既有高端可定做的家具,也有机雕的苏作家具供选择。和同在业内的人士一样,黄立军也面临着红木原材料的逐渐紧缺以及价格日渐上涨的趋势。因为王世襄的呼吁传承,在这个几乎带动了一个制造明代家具的产业,也同时出现了令人忧虑之处。此后不久,国内的明式家具很快就被倒卖完了。明式硬木家具被倒卖殆尽之后,又转到倒卖民家杂木家具。如今,黄立军拿到的原材料都是老挝的。“现在大家都到老挝收老房子,收完也差不多了。”让黄立军纳闷的是,越南现在竟然又有黄花梨了,“早在几年前就听越南人说,再过5年,肯定买不到黄花梨了。”黄立军猜测,现今越南的黄花梨,是从北京回收过去的。这样倒来倒去的结果是,以前5万一吨的黄花梨,如今涨到一千万一吨!这直接导致很多人永远无企及拥有那么一套奢侈品家具的梦。应对这一现状的最好办法:惜料。好在这是苏作一直的态度。历史上,无论是黄花梨、紫檀还是红酸枝,无论是漂洋过海,还是从内陆跋涉而来,苏州都并非红木第一归宿地。这些珍贵的材料或进贡朝廷,或在广州被大量消耗,最后到达苏州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因此,业内提及苏作红木,都善意地笑其“抠门”。比如我们通常见到的苏作椅子,除了主要承重构件外,多用碎料攒成。一些椅面下的牙条也较窄较薄,座面边框也不宽,中间不用板心而用席,节省不少木料。椅子的背靠扶手,多采用拐子纹装饰,这种纹饰用不着大料。好的苏作师傅一堂家具完工后,地上只留下一堆木屑,连片可做木梳的材料都找不到,甚至有做牙签的材料都找不到的传说。不过,正是这种惜木如今的抠门,造就了苏作红木独特而精巧的制作工艺。现下,也才能让我们以更少的银子拥有苏作家具。
三、苏作源头,谁可以说清
想要拥有一套真正的苏作家具,得先知道哪儿的苏作家具最正宗。可有谁能说清苏作家具的源头到底在哪儿?有人说在东山,有人说在光福,有人说在常熟,有人说在松江......黄立军认同“苏作家具起源于东山”这一说法。和其他的东山人一样,黄立军从小就听说苏作家具和东山的一个人有关,他叫王鏊。公元1450年,王鏊出生在苏州,16岁时考取进士,明正德年间,官位做到了一品宰相,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生性刚正不阿的他,最终选择告老还乡。太湖和群山环绕着的东山,像一张无形屏障,将他痛苦的心灵挡在外面。同一时期,如王鏊一样,很多失意政客纷纷来到东山,他们一同吟咏垂钓、归隐山水。王鏊,这个“一品宰相”,甚至让当地百姓叫成了“山中宰相”。现在东山的老人坚持,在一个历代捕鱼为生的环境里,出现了苏作家具,一定与这位外来疗伤的宰相有关。让黄立军更有信心的是,在王世襄所著的《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经常提到东山。除此,马未都也有一张床收藏字东山。如今的江南明式文人家具博物馆,里面的家具多为苏式,源自苏州东山等地。而不管东山到底是不是苏作家具的根,黄立军都希望东山的家具厂可以积聚成群,“虽说东山的苏作家具厂也有二三十家,但都不成规模,东一家西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