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探秘苏州湖石砚
  • 浏览量:1471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8.01.24
  •                                  

      苏州是我国著名砚乡,在苏州的砚类中,苏州“湖石砚”业已消失几百年,它在苏州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有神秘色彩。
        据《苏州府志》载:“鼋头山中产青石,徽宗朝采贡,故东南有花石岗。非独可为桥板、阶础之类,有天然玲珑者谓之花石。有胎斑者光泽可爱,可充砚石,不在端歙之次,工匠尤秘惜之。”这里所指的鼋头山,即现今苏州太湖西山,在改革开放之前仍有鼋山、鼋头镇之旧称。以此文献资料可以断定,苏州湖石砚早就有之。
      苏州湖石砚早已被历史所淹没,那么,它究竟断代于何时?又是什么历史原因造成的?笔者工砚数十年,也热衷于苏州湖石砚之求索。我认为苏州湖石砚应该中断于清初时期,依据如下:
      1.现今存世的苏州湖石砚旧作,据笔者所知大多是宋明遗物,尚未见到清代以后的苏州湖石砚。
      2.明代以前,苏州地区有广泛使用青石(及苏州湖石)制作的传统习俗。如保留至今的明代古建筑中很多的阶础、桥板以及雕饰件用青石制作。当然,也包括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湖石砚。接下来就有这样一个说法:苏州这个“青作”的传统,到了清朝就停止了,甚至绝迹了。据老苏州人讲苏州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清政权是个十分封建独裁的旧王朝,所以有很多“清”字忌讳。青石之青,与清朝之清同音,因而在清朝的苏州,如果用青石做阶础、桥板,就可被视为压清、踏清;如果使用青石琢砚当然可定为磨清、琢清了。当然,这也是笔者一家之见,是否清代真的不能使用青石还请专家斧正。
      以下笔者提供两件苏州湖石砚,与读者,与诸同仁共赏。
      古砚:苏州湖石抄手砚
      砚色青白无瑕,体大敦厚,古朴庄重。
      砚台砚面雕饰朴实简练,仅有点、线为饰稍有雕琢。长方形的墨池深斜,连接砚堂,砚堂内有三处被研磨成的凹洼,其深痕足见这古砚历史之悠久。砚背底缘开口挖成抄手式样。笔者认为是宋代抄手砚。
      新砚:苏州湖石赤壁砚
      说为新砚,实为苏州老湖石所琢。原石于三十年前在苏州太湖西山湖边偶然得之,为今天已经绝迹的胎斑湖石。因石之奇特难得,笔者一直没有轻易奏刀,一搁三十年。今有灵感萌发,便将石头雕琢成赤壁砚。
      笔者制作的这方赤壁砚,以苏轼 《赤壁赋》 的意境为构砚之意,集诗赋、书、画、印、刻于一体,别具苏州文人砚之雅趣。为了不破坏胎斑湖石的自然状态,砚面少作雕琢,待切入墨池后才施以精雕细刻。画面呈现祥云飘逸,一轮明月高悬,赤壁奇峰雄起,壁面琢为砚堂,千顷波纹横江,直注入墨池。波涛汹涌之中,一叶小舟于颠簸之中,舟中二人对酌,为赤壁泛舟之佳境。
      砚首镌刻古篆文:高风千古。砚左镌刻砚款:吴门寅生造。砚上侧镌刻:“苏州府志云:湖石砚与北宋花石岗同期,有胎斑者为最佳,惜乎今已不再见。吾在卅年前得一胎斑湖石,今灵感开化遂琢赤壁砚,并在砚底摹刻祝允明草书《赤壁赋》名句为铭。胎斑湖石固然不凡,天成胎斑同结砚缘,古朴典雅,玉筋、银线光泽可爱,色幽青,温良如玉,质细润缜涩发墨,真乃吴中奇珍也。吴门寅生琢胎斑湖石砚有感。己丑年五月。
      砚背镌刻砚铭,摹刻祝允明草书《赤壁赋》局部。砚铭之所以不摹刻全文,是因为苏轼 《赤壁赋》全文字数较多,排布在背面过于紧密,狂草字体显得过于微小,不利于视觉艺术效果,难以体现祝书深厚功力和强烈个性。而取局部,足以表现其书法之潇洒流畅、任性恣意。(寅生)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