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颇有意境螺钿屏
  • 浏览量:1574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7.05.12
  •                                        

         笔者当年在古玩市场上买得一件清红木螺钿挂屏,螺钿画的内容当时并不知道,只知道材质是老红木的,釆用螺钿工艺镶嵌制成画面图案,甚为精致典雅。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螺钿的“钿”字,为镶嵌装饰之意。由于螺钿是一种天然之物,外观天生丽质,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为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屏风、盒匣、木雕等工艺品及珍贵的硬木家具上,比如紫檀、黄花梨、红木等,其中以红木居多。广式家具则很重视螺钿工艺,小到凳椅,大到床榻、柜橱,而且多为满钿,使之色彩更显富丽堂皇和奇妙典雅,别有一番民俗情趣,从而成为了广式家具的一大特色。
      螺钿的镶嵌工艺技法非常丰富,通常可分为硬钿、软钿与镌钿三大类,最著名的是软钿中的“点螺”,又称“点螺漆”。它产于扬州,兴于唐宋,盛于元明,至清初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所谓“点螺”,就是把螺贝制成0.5毫米以下的薄片,并切割成点、丝、片等各种不同形状,一点一点地镶嵌于黑色的漆底上,在光线下能产生奇幻、绚丽的艺术效果,是漆器装饰中的华丽螺钿。在中国古董家具中,所使用的螺钿材料主要来源于淡水湖和咸水湖,通常采用的品种有螺壳、海贝、夜光螺、三角蚌、鲍鱼、砗磲壳等。这些蚌贝年龄越长,其效果越佳。因其具有结构精密、轫性较强、色彩缤纷而且多变的特色,其中尤以夜光螺为最,能发出五光十色的光泽,十分讨人喜爱。
      笔者收藏的这件清红木螺钿挂屏图案,是刘阮入天台的故事。晋朝时,刘晨和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越走越远,迷路了。后来看到溪流中漂来胡麻饭。他们追寻而去,遇到了两位仙女。两位仙女以胡麻饭和牛羊肉脯招待他们。在这世外桃源住了半年,他们想家乡了。而且一想家乡,就归心似箭。两位仙女怎么都留不住他们。待到他们归家,家乡已经面目全非。因为人世间已经过了“十世”,也就是说,“换了人间”。他们又想天台了。于是重寻旧路,却只见“云迷洞口,满径黄叶”,再也找不回他们的天台。只好怅然而返……(王家年)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