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香熏炉的演变
  • 浏览量:1382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6.08.11
  •                                        

      香在中国历代社会中,担当了极为重要的社交角色。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士人在社交文化活动中,茶席有茶香,琴桌有琴香,书房有文香,如此等等。仅从汉代以来各种合香香方的丰富多彩,就可以窥知香文化的琳琅满目。可以说从汉代起,香文化活动在绚丽多姿的同时,已经是专香专用了。
      这些社交文化用香,主要是士人之所为。
      魏晋南北朝以后,士人阶层渐趋独立,脱离一味的治政伦理,越发关注自身的灵性修行,香的性灵之本便被挖掘出来。南朝著名文学家谢惠连在《雪赋》中写道:“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唐代李善撰《文选注,卷十三》)。”可见,围炉熏香是古代士大夫充满情致的生活场面。唐代诗人对焚香养性这类时尚,自是不甘落后的。而且唐代文人每每提到香印这种香文化形式。唐代善于再现现实生活的诗人王建在其《香印》诗中说到:“闲坐烧印香,满户松柏气。火尽转分明,青苔碑上字(宋代洪迈编辑《万首唐人绝句,卷二十一》)。”五代时后主李煜的老师、词人冯延巳也在《鹊踏枝》词中有:“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明代陈耀文辑《花草稡编,卷十三》)”句。
      到了宋代,文人首创并身体力行的置炉、品炉于“幽室焚香”、“享有灵性生活”,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并把香文化发展到了极致。
      宋代黄庭坚在其诗《谢王炳之惠石香鼎》中有云:“薫炉宜小寝,鼎制琢晴岚。香润云生础,烟明虹贯岩。法从空处起,人向鼻头参。一炷听秋雨,何时许对谈(宋代任渊撰《山谷内集诗注,卷八》)。”说明诗人通过熏炉这一对象,感受法理与焚香的内在共性,这也是为何熏香到宋代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文人墨客常相聚闻香,它已成为参禅、悟道、求理的必修功课。宋代理学代表人物朱熹对香也甚为嘉许,他在《香界》一诗中抒发了对“焚香通灵”的认同:“幽兴年来莫与同,滋兰聊欲泛光风。真成佛国香云界,不数淮山桂树丛。花气无边曛欲醉,灵氛一点静还通。何须楚客纫秋佩,坐卧经行住此中(宋代朱熹撰《晦庵集,卷三》)”。
      古代“学界”对香的这种高度的肯定态度,既确定了香的文化品位,保证了它作为“雅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品质,同时也把香纳入了日常生活的范畴,而没有使它局限在祭祀、宗教之中,这对香文化的普及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汪红泉语)。明代士人继承了宋代士人的清高,并把这些潇洒自如地融于生活之中。文徵明的曾孙、明代学者文震亨曾为之感叹:“香茗之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徳,可以清心”。明代戏曲、散曲作家李日华有题画诗:“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渔竿。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就说的是文人陶醉于“茶熟香温”的惬意生活。
      从汉代到唐代,仿生香熏炉已经很流行了。比如鸭形、狮形的香熏炉,在宋代被称为“香鸭”和“金猊”。随着宋代士人在政坛舞台上真正崛起,引领时尚的官宦士大夫家,其主流是仿夏商周青铜礼器的香熏炉。另外仿生的高脚“花杯式”香熏炉,也是宋代士人的挚爱。甚至贵为皇帝的宋徽宗,其“听琴图”上画的就是这种形制的香熏炉。
      而明代香熏炉则如明末大收藏家项元汴在《宣炉博论》中所云:“吴下宣炉,其款制首尚乳炉、鱼耳、蚰耳,以此三种,皆宣庙文房之所御用也。款式典雅,朴素无文,置之几案,何妙如之(《宣德鼎彝谱•宣炉博论》)。”可见宣德炉在在明代名声鹊起。宣德炉的兴起,一是在设计上动用了国家最高政治和文化力量,二是动用了国家资源储备力量,在宣德皇帝的亲自过问和督促下完成的,因此其造型、纹饰、材质等,都是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
      在元明清时期,还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明代学者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列举了“焚香七要”,是为:香炉、香盒、炉灰、香炭墼、隔火砂片、灵灰、匙箸(《遵生八笺,卷十五》)。
      就历代香薰炉来说,汉代贵族骄泰奢侈的社会风气,青铜博山炉是顶峰;唐代贵族豪放张扬的社会风气,金银铜炉是顶峰;宋代士人清心寡欲的社会风气,单色釉的瓷炉是顶峰。明代宣德皇帝的偏爱及皇威的浩荡,宣德炉是顶峰。清以降,则是“群炉无首”了。
       元代湖田窑熏炉, 此熏炉由宋代的“出烟”演变而来,宋代的“出烟”一般盖子上蹲踞一尊狮子,口中出烟。元代此类“出烟”,多雕塑北方游牧民族熟悉的老虎。此“出烟”的特殊之处是,卧虎为素胎不上釉,两只眼点蓝色釉,炯炯有神。香烟从张口翻舌处飘出,凶兽卧虎也因香烟的灵气而温顺了。(黄海涛)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