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竹节
- 浏览量:1369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6.07.03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由于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竹子频繁出现在诗词歌赋文章以及其他各类艺术品中,在砚台中同样时有所见,有随形有规矩,有写实有写意,也颇有一些令人回味的佳作传世。这方歙砚正面的一圈砚边,便是巧妙地融入了竹,而且是罗汉竹的形状,柔美多姿,起伏有致。尽管漫长的岁月间它遭遇了不可避免的风化,品相已不再完好,但依然显得寯美和文雅。砚台背面的覆手一斜到底,也是古砚中常见的做法。关于这类砚台的年代,民间收藏界根据其工艺特点,普遍猜测为明代,但也缺乏有力的证据。那么这种推测对不对呢?是不是明代呢?或许这方砚台能提供一些佐证。砚台背面留着几列文字,似乎是某个砚主人的刻划留念,其中有“万历元年季冬刻记……”等字。季冬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那么这个落款时间就是万历第一年的岁末。如此可以推测,砚台的制作年代,当略早于万历或者就在万历初,总之确实是明代中期的物件。可见,民间藏界的猜测还是有道理的。当然,具体到这一方砚台,毕竟背后的铭文只是随意的刻划,仅是能作为参考而已。作为独特的创作题材,竹子类的艺术品往往不能以简单的植物视之,而应该看成是文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不能不说中国古人就是这样有情怀,以至于从梅兰菊竹荷等植物中看到了人性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