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立下创发之功的 朱松邻
  • 浏览量:1216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6.04.15
  •                                        

         嘉定、金陵两派竹刻渊源都在苏州。
      从地域说,嘉定历来属苏州。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郡治在苏州,辖田 县等,田县就是现在的嘉定,所以后人行文作诗都称嘉定为田城。南宋始设嘉定县,亦由平江府(苏州)管辖。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为保障大上海的农副产品供应,嘉定等县才划归上海。
      从作品内容看,嘉定竹刻中的一丘一壑、一颦一笑无不透出吴门画派的风貌神韵。如朱小松的《刘阮入天台》香筒,沈大生的《庭院读书图》笔筒,就像立体的唐寅仕女画,吴之璠的《浴马图》笔筒中的人、马宛如仇英的民俗风情画,等等。
      从刀法看,嘉定竹刻显现出精巧、细腻、洗练的苏作雕刻特征,如朱松邻的松鹤笔筒,显然有别于北方那种粗犷简率雕刻。之后小松、三松及众多学生都沿袭这种风格。这些都可视为苏作雕刻的辐射影响。
      陵派领军人物仆仲谦、李文甫都是苏州人,明清时期的笔记都有记载,特别是文彭孙子文震亨《长物志》说“吴中如李文甫”。
      仲谦、李文甫从苏州出来,自小受吴地温山软水浸淫、吴门画派熏陶及苏作雕刻的影响,因此他们的竹刻作品精致、典雅、超逸,多多少少带有苏州印记。
      这是一段多年老竹子,被雕刻成百年以上的松树桩,四周附着若干虬曲松枝,松针用装饰手法刻出,一丛又一丛;还有竹几枝,竹叶左右并发,层层叠叠,呈现旺盛生机;右下方一对仙鹤,左面一只低头左脚前跨,另一只俯首作呼应状,似在耳语,生动自然。鳞状树皮,不规则的瘿节,表现得细致逼真,平添几分趣味;背面上方用阴刻法刻题识:“余至武陵,客于丁氏三清轩,识竹溪兄,笃于气谊之君子也。岁之十月,为尊甫熙伯先生八秩寿,作比奉祝,辛未七月朔日,松邻朱鹤。”用松龄鹤寿来作贺礼再贴切不过。
      细察这笔筒(如图)有如下特点:
      一、深浅结合。笔筒用深浮雕雕出松枝、竹枝和松针竹叶。为体现松枝虬曲和竹枝挺拔,两者脱离背景而立,这实属不易,因稍有不慎就会刻断。用松枝交叉重叠,松针竹叶的高低来分出层次(以后竹刻中的层叠掩映法此处已见端倪)。在背面上方特意安排松皮卷脱处用浅刻刻题识。这样深浅浮雕与浅刻结合,显示了刀法的多样。
      二、疏密结合。从布局看,右下角松枝、松针,加上两只仙鹤,显得十分密;左上角仅瘿节及鳞状松皮,显得疏。疏密得当,足见匠心独具。
      三、动静结合。仙鹤的动态与松枝、竹子的静态互相映照,画面生动有趣,避免了呆滞。
      朱松邻的作品,《竹人录》作者金元钰评价道:“制度浑朴”;金西厓评为“质拙乃其特色”;竹刻艺术权威王世襄则指出其不足:1、松树巨干与小株、松针比例失调;2、仙鹤古拙有余矫健不足等等。
      笔者认为对前人首创的作品不必过于苛求。艺术创作中,写实写意都可以,两者结合也行,根据想象突出一部分,减弱一部分,变形、夸张都是允许的,只要不太离奇,视觉效果不突兀就行。至于仙鹤,因为竹材质较粗,无法刻成矫健状。
      金西厓曰:嘉定竹刻,松邻有创发之功。
      朱松邻创发竹刻艺术,这是历史的必然。明代中叶,以苏州为首的江南经济发达,社会风气日趋奢靡,文人为有别于富豪、官宦的骄奢淫逸,追求清雅、高洁的修为,他们以梅兰竹菊作为感情寄托,或咏或绘,或唱或和,其中朱松邻就是文人的突出代表。
      南宋嘉定十年朝廷在田城设县,以纪年为名,称嘉定,县衙置练祁镇(今嘉定镇)。练祁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繁荣起来,到明代已颇具规模,街道店铺林立,有粮店、酒肆、酱坊、成衣铺、茶馆、当铺等。朱松邻住清镜圹,经常乘船去练祁拜访相知的书画家。停船码头有一竹行,摆满竹制品,如竹篙、筐、篮、匾、洗帚直至马桶刷。朱松邻本是爱竹之人,每次上岸见到这么多竹制品,总要感叹一番:“吾辈读书人光知岁寒节,君子心,以竹自比,岂知竹有这么多用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只是……”他略一沉吟,盘算如何让竹尽其材,不负竹之清名。
         一天松邻又来练祁,上岸见到竹行角落置放一堆截断的泛黄竹筒,表面光洁素净,不觉灵机一动:何不将
      朱松邻名鹤,字子鸣,号松邻,以号行,生卒年月不详,活动在隆庆、万历年间。朱祖上本是安徽新安人,宋康王南渡时移居华亭(松江),后迁居嘉定。
      朱松邻工诗善画,通古篆,熟谙治印,精雕镂,为人孤介绝俗,结交的都是当时品格高洁的书画家,尤与陆深友谊深厚,曾应邀在陆深家住过一段时间。
      陆深(1477-1544),明代书法家,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浦东陆家嘴因其住宅和祖坟所在而得名。陆深曾先后两次担任帝师,第一次给嘉靖皇帝授课,第二次在他晚年负责宫廷教育课程。陆深以他的江南文人书法深厚造诣影响了宫廷书法。明嘉靖及以后几位皇帝的书法都堪立足于书坛,不能不说是陆深的引领。
      它制成案头笔筒,施刀雕刻?他立即挑选几个品相上佳的竹筒购下,回去打磨,构思绘图,在上面雕刻起来。过后,他将笔筒拿回竹行,竹行老板见了欣喜万分,再三恳求代售。很快笔筒被人购去。其他竹行见状,找到朱松邻也要求代销笔筒。
      朱松邻又刻制香筒、水盂等,也受到人们追捧。他本来曾用象牙、犀角刻制成妇女头上插的簪钗,此刻他试着用竹材来做。因式样新颖、雕刻精细,不管是千金小姐还是贫家女子都喜欢。他们购买竹刻簪钗直呼“买朱松邻”。王鸣盛《练川杂咏》中有“玉人云鬓堆鸦处,斜插朱松邻一枝”句,可见景况之盛。他还用竹刻制挂在脖子上的婴(一种饰物)。清初何匡山得到“竹婴”后就命书斋为“竹婴草堂”。宋荔裳曾赋诗《竹婴草堂歌》赠何匡山:“练川朱生称绝能,昆刀善刻琅 青。仙翁对弈辨毫发,美人徒倚何娉婷?石壁巉岩入烟雾,涧水松风似可听”。从诗句描绘来看,朱松邻山水人物无所不能,而且精细、精致、精美。
      何匡山与宋荔裳所处年代距朱松邻不远,朱的作品能常见到,诗中所说是靠谱的。
      竹刻艺术自创始至今四百多年,绵延不绝,其间流派纷呈,高手迭出,佳作不断。朱松邻的创发功不可没,目前存世的竹刻作品有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海棠花”笔筒,本文介绍的笔筒目前藏于南京博物院,还有一件金西厓曾见过的山水臂搁,今不知何人收藏。(杨君康)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