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苏式掇山叠石
  • 浏览量:1607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5.05.17
  • 据《史记》记载, 秦始皇修建“兰池宫”时为追求仙境,就在园林中建造一池湖水,湖中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受此启发,汉高祖刘邦在兴建未央宫时,也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筑岛。

    筑岛堆山,便是园林假山工程的开端,汉武帝在长安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在池中堆筑三座岛屿,并取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模仿仙境。此后这种布局成为帝王营建宫苑时常用的布局方式。为历代山水园林所用,至今传承了2000余年。

    园林假山工程的发展从属于中国园林的发展,但不完全同步。从时间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的园囿如灵囿、馆娃宫等主要是利用自然真山真水,还不能称之为假山工程。

    秦汉时期假山工程是皇家园林用,地域空间大,皇家有权调用大量民力,修湖就是真湖,堆山就是真山。及至魏晋,门阀士族盛行,同时社会人口少土地多,这时期出现了一些私家园林,但是依然以较大规模利用真山真水为主,修整为辅(石崇金谷园、谢灵运始宁别墅等),这应该算是园林工程的第一个阶段—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园林里的假山工程的独特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

    隋唐时期,国力强盛,同时科举制的实行,造就了一大批士大夫阶层,这些有文化有知识懂得审美情趣的文化人,对园林工程产生了两个影响,第一个影响了皇家园林的风格,更加注意人工改造自然,使之更加富有审美情趣。太液池、大内三苑、芙蓉园、曲江池、乐游苑等;第二个影响以王维的辋川别业为代表,中国园林真正的进入了文人造园的阶段,从此中国园林开始讲诗情画意,讲意境,具有了明显的艺术性,同时涌现了李德裕牛僧儒白居易等赏石大家,但是文献没有对假山工程特别赞誉的有关记载,可见园林假山工程最多也就是将真山的样子缩小比例堆叠,模仿自然而没有高出自然的地方,这和同一时期的绘画应该可以互证,这时期的绘画除了王维开创南派山水外,主流绘画是以人物画为代表,通常表现为人大山小。同时可以关照以唐宋园林为根的日式园林,也没有大规模的假山工程实例。这一时期是园林的发展期,同时是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假山工程的萌芽期。

    宋元时期延续了这种文人造园或文人参与造园的趋势,文人的审美观念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兴起的是中国绘画史上最重要的一个类别--山水画,文人皇帝宋徽宗、郭熙、夏一角马半边以及黄公望、赵孟頫等人对山水的理解,影响了园林假山工程的发展方向。宋徽宗的艮岳,不远千里一定要苏州太湖石(花石纲),足以说明中国园林步入了成熟期,掇山叠石已经对材料的选择到了极度求精的程度,石材的采掘、运输技能也相对发达了,相应的叠石工艺不可能没有进步。而借助得天独厚的太湖石资源的地利,南宋以后经济重心文化重心的南移,带来了天时和人和,苏派假山工程伴随着苏州园林这朵迷倒了无数世人的艺术奇葩,就此开始生根发芽,并且留下了沧浪亭、狮子林等园林,特别是号称假山王国的狮子林,证明了假山工程也已经进入了发展期。随着南宋小朝廷的南迁,筑园之风影响了现在的岭南及东南亚园林。

    明清时期是公认的园林发展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传统文人在政治上不如以前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转而在艺术上形成了强大的生命力,如倪云林、文征明等一大批极具艺术造诣的人直接或间接的投身于园林建设工程当中,大约在明万历年以后,以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等为标志,园林假山工程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操作都进入了成熟期。此后一直到清代,在园林四要素中的建筑、花木、地形三项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园林假山工程由长期滞后于园林整体工程的节奏下,迅速崛起,进入鼎盛期。讲究虽由人作宛如天开,道法自然高于自然的苏派掇山叠石已经被世人广泛认可,并成为了园林的骨架、龙脉、第一要素。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李渔,沈复、戈裕良、石涛等,现今我们还能见到的古典园林假山精品几乎全部是这一时期的,如环秀山庄、留园、个园、豫园等假山,这一鼎盛时期的园林假山工程,在石材的选用上由单一的湖石,扩展到尧峰石、黄石、笋石、宣石、青石等等;掇山叠石也有了土山、土包石、石包土、石山、立峰、散置、蹲配等各种区别,风格上以苏派为核心,涵盖了上海杭州无锡等长三角地区,衍生出了金华派、扬州派,扬州派由张南垣父子进京又衍生出了京派等,技法上出现了江南流传的叠、竖、垫、拼、挑、压、钩、挂、撑九字诀,张南垣的安、连、接、斗、挎、拼、悬、剑、卡、垂十字决以及“安连接斗挎,拼悬卡剑垂,挑飘飞戗挂,钉担钩榫扎,填补缝垫杀,搭靠转换压”的“三十字诀”。

    近现代民国及新中国诞生初期,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一段时间中园林及其中的假山工程都是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但是人们对美的保护和追求从来没有停止,从谢孝思、周瘦鹃、范烟桥、陈涓隐、蒋吟秋、汪星伯等人在困难时期对苏州园林的抢救保护,到汪菊渊、孟兆祯、陈从周、刘敦桢等的老一辈园林学家、现在苏州的魏嘉瓒 、金学智、曹林娣等大师对园林事业的贡献,从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人美学思想的启迪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园林机械的运用为苏派园林假山工程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工业化时代造成现代地球环境的恶化,使得人们前所未有的渴望可以“诗意的栖居”,现代园林的假山工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遇!

    咨询:0512—65196470

    陈先生:18913129016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