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黄杨巧饰“卡子花”
  • 浏览量:1068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5.05.06
  •    
         黄杨是一种大戟目黄杨科常绿灌木至小乔木,木质呈牙黄色,常常用来作为木雕和镶嵌的原料。只要留意,或许在一些高档红木家具、盒龛和其他一些木质工艺品上也可以见到采用黄杨木进行装饰的图案纹饰。黄杨对地处江南地区的苏州人来说并不陌生,路边小景,园林绿荫中都不时可见它的身影。黄杨一般都较矮小,生长极其缓慢,据说,一棵直径20厘米的黄杨树要生长500年,所以难怪有“千年难长黄杨木”和“手握之器,岁越百年”之说。也许因为其生长过于缓慢,在科学还不昌明的古代,人们普遍认为黄杨树遇闰年不长反缩,“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李渔《闲情偶寄》)。关于黄杨树的“闰年反缩”传说,苏轼在他的诗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其实,对这种以讹传讹的说法,成书于明代天启年间的《博物要览》就已经加以说明了,认为黄杨木闰年并非缩减,只是不长。
      名贵木材总有其独特的气息,黄杨木也不例外。它芳香四溢,亦如其色泽一般淡雅。黄杨木的香气不仅有提神醒脑的神奇作用,其叶还有杀菌消炎和止血镇痛的功效,在缺医少药的山区,山民即以黄杨树叶止血驱虫。是因为其生长缓慢还是因为其所具有的独特品性让人们对它产生了遐想?总之,在古代,黄杨木被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认为采伐黄杨一定要选择在漆黑无星的深夜:“世重黄杨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寻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传说,古人赋予了黄杨木许多文化的内核,认为其具有隐忍含蓄的秉性,在丛林众木之中恰如谦谦君子卓尔不群,故李渔赞其为“木中君子”。正是因为黄杨木所具有的这些独特品性和文化内涵而使其成为了“木中黄金”。
      属于小乔木的黄杨木结构紧密,质地细腻,目测几乎难以看到一般木材所具有的纹理。和其他木材的色泽不同,黄杨木呈乳黄色,具有一定的油性,打磨抛光后呈现出一种天然的牙釉质,貌似象牙,故有“木中象牙”的美誉,可谓本土特有的珍材佳木。黄杨木料虽然名贵,可惜没有大料,从古至今鲜有单独用来制作家具者,如果发现纯以黄杨木制作的家具,其价值不言而喻。
      因为型材细小,难以单独成器,黄杨木往往用来与其他珍稀木料搭配使用,镶嵌是其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在那些深色的高档“红木”家具上画龙点睛地运用一些黄杨木进行点缀,立即打破了原有木材色泽的沉闷感,不仅靓丽悦目,还恰到好处地彰显了器物的名贵奢华。
      作为点缀,黄杨木运用得最多的就是“卡子花”了。“卡子花”为明清家具和门窗上具有一定功能的雕花饰件,行内也有“节子”的称谓,多用在“矮老”的位置。所谓“矮老”,是指中国传统家具中,罗锅枨或者直枨与台面或者牙子之间垂直连接以分散应力的部件。“卡子花”是在矮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既具有“矮老”连接固定的作用,又起到了较强的装饰效果,实际上就是装饰化的矮老,融观赏性于实用性之中。
      通常我们见得最多的“卡子花”
      多出现在那些如八仙桌、半圆桌、花几等桌几条案类家具上面,采用栽榫的方式与上下结合,外表整洁美观,内部联接紧密,成了古典家具的点睛之笔。
      “卡子花”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出现最多的有双环、单环、枫叶等。如果说家具形制和样式因时代而变化的话,那么“卡子花”就是这一变化的风向标,通过“卡子花”图案和式样的变化,可以准确地判别是明式还是清式家具,并能确定其大致年代。明代尚俭,家具古朴大方,线条简洁明快,故其“卡子花”也以抽象纹饰为主,采用较多的则是双套环、方胜、扁圆和吉祥草、云枝纹等形式。清代求奢,家具雍容华贵,纹饰繁缛精美,因此不惜使用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材料尽其所能地靓丽炫目。尤其在乾隆盛世以后,“卡子花”的装饰功能进一步强化,表现题材也大大拓展,在卷草、云头、玉璧、铜钱、花卉的基础上,甚至出现了具有一定情节的戏文故事、民间传说的人物组合画面。表现手法也灵活多样,“卡子花”不再是一个小小的起支撑作用的饰件,而演变成了一块块镶嵌在家具中的装饰花板。
        明代“卡子花”一般采用与家具同色同质的材质雕刻制作而成,清代一些高档家具呈现出异色异材的装饰趋势,中期以后甚至出现了玉材“卡子花”。在装饰风盛行的清代,“卡子花”的装饰性不断泛化,从原来的案桌发展到了门窗和床围等装饰构件,至此,“卡子花”的功能悄悄地发生了改变,从而演变成了家具点缀的“节子”。素有“木中黄金”美誉的黄杨木,因色似象牙,质若君子而成了制作这一装饰构件的首选,黄杨木雕“卡子花”也就成了装点红木家具的“首饰”。(袁牧)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