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派鸟笼技艺传承仪式充满传统韵味
  • 浏览量:1308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3.08.19
  •                              

    这是一场特殊的拜师仪式,一位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苏州姑娘孔亦 铭,一位是“苏派鸟笼”泰斗、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派鸟笼技艺传承人 颜虎金。那富有浓郁吴文化元素的情景展示,让现场所有人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昨天上午,苏州革命博物馆大厅内,身穿黑色唐装的颜虎金端 坐在主席台正中央的老式红木交 椅上,获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理学学士学位身着花色旗袍的苏州姑娘孔亦铭,向坐在红木交椅上的师父颜虎金递上拜师帖,深深鞠上一躬,并送上一杯拜师茶。从此,孔亦铭正式向颜虎金拜师学艺,传承苏派鸟笼的制作技艺。颜虎金高兴地喝了拜师茶,赠送给徒弟一套制作鸟笼的工具,希望她能够用这套工具将制作鸟笼的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留美归来放弃优越岗位   毅然选择传承鸟笼技艺

    这位从美国回来的苏州姑娘叫孔亦铭,1991年出生于太湖畔的临湖镇,是一位喝着太湖水长大的漂亮姑娘。她聪颖伶俐,从小爱学习,深受木渎高级中学严谨、浓厚的学习氛围影响,学习成绩十分出色。2009年8月,以优异成绩赴美留学,就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学习应用数学(精算科学方向)专业大学本科课程,并获得该校颁发的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昨天身穿花色旗袍的孔亦铭,显得特别漂亮,她在现场欣然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她说:回国后也去参加了一些知名企业的面试,有个企业向她开出了优越的条件,但后来在和父亲交流过程中,父亲说起了制作鸟笼这个事,问她愿不愿意去学习。刚开始,孔亦铭对鸟笼还不太了解,她随父亲去了颜虎金的家里,并走访了一批民间工艺大师。这次前行就让这个苏州姑娘喜欢上了这门技艺,决心学习制作鸟笼。孔亦铭说,她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她觉得颜虎金师父制作的鸟笼颇有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在与师父交谈中,觉得师父知识渊博,和蔼可亲,所以她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岗位,向“苏派鸟笼”一代宗师颜虎金拜师学艺。

                                 

      

    颜虎金的百名徒弟   靠做鸟笼脱贫致富

    今年76岁的颜虎金,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他从28岁就开始接触鸟笼,经过四十多年的摸索研究,创造了自己的名号“虎”字笼。现在在苏州乃至华东地区,“颜虎金”这名字,玩鸟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制作的“虎”字笼,名扬江浙沪皖。老颜对记者说,他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姑苏区有关部门和友新街道的鼓励和扶持,一并表示谢意。

    中国的鸟笼分南北两派,“北笼”以天津鸟笼为代表,而“南笼”正是苏派鸟笼。颜老将逐渐没落的苏派鸟笼重新发扬光大,在他的手中,三四十种传统的苏派鸟笼款式都传承下来,丰富了苏派鸟笼的艺术价值,被尊称为“一代宗师”、“南笼泰斗”。出身清贫的颜老深谙贫苦人家的辛苦,他在自己的笼技艺受到肯定、一笼难求时,并不像以前的那些笼艺师傅把技艺藏着掖着,而是大大方方地广收徒弟,多次走访安徽、浙江等山区,在那里物色徒弟,将自己的笼艺悉数传授,做鸟笼成为当地青年摆脱贫困的一条生财之道。一传十,十传百,颜老的徒子徒孙有一百多人,大部分来自浙江和安徽等贫困山区。

    陈传发是颜老最得意门生之一,在这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派鸟笼技艺传承仪式》上,也展示了他这些年来所做的鸟笼精品。陈传发介绍,其中一对鸟笼是用老红木和象牙镶嵌制作的,呈黑白色,颜色很鲜明。鸟笼分六面,在四周围的底部用象牙雕刻了12幅博古图,鸟笼的门框上用象牙雕刻梅兰竹菊,而鸟笼顶部的四个角是用象牙刻了四个“寿”字,备受藏家喜爱,最后被一位台湾藏家买去收藏。得知这次将展示苏派鸟笼精品,这位名叫邵憬诏的台湾藏家,专程从台湾飞来将这对心爱的鸟笼藏品送来参展。

     

    让这些苏州的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继续存活

    苏派鸟笼作为一种民间技艺,已被列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龚平向记者表示,政府非常鼓励支持这样的民间技艺传承,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苏州的文化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继续存活并不断发展。

    据介绍,最近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一个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详规,以此更好地挖掘整理和抢救具有吴文化元素的民间工艺项目,使之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龚平主任表示,这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派鸟笼技艺传承仪式,为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做了个示范。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