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四经绞罗织造技艺传承有戏
- 浏览量:1255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3.06.11
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传统织造技术———四经绞罗技艺濒临失传。经本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在日前市政府公布的第六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四经绞罗技艺”作为“吴罗织造技艺”中的一大品种位列其中。
罗原是指一种织造方法,后专指用此类方式编织的丝织品。它用合股丝以经纬绞合的方式织成,具有质地较薄、手感滑爽、花纹美观,兼有透气性等特点。苏州是罗的故乡。苏州织罗技艺高超,素有“吴罗”之称。到明清两代,吴罗织造技艺更上层楼,有花罗、素罗、刀罗、河西罗、秋罗等,品种繁多,成了丝织品中的佼佼者。清后,随着织造局的解体,吴罗大批量的织造随之停止,更由于受到洋布的冲击,织罗技艺几近灭绝。目前发现的以吴中区居民李海龙为代表的吴罗织造技艺传承人,是仅存的一脉,亟待保护抢救。
四经绞罗则是吴罗中织造难度极高的一种。四经绞罗起源于战国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经绞罗的织造技艺在苏州逐步恢复,目前在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家明缂丝厂与吴中区苏州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还保留着用手工木机织造四经绞罗的技艺,但是织造人员都年事已高,四经绞罗的织造技艺已濒临失传,急需进行抢救保护。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关心下,苏州丝绸行业协会积极调研、发动和组织开展第六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为:吴中区苏州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吴中区光福镇文体教育服务中心,和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家明缂丝厂。
苏州是苏绣的发源地,也是丝绸的盛产地,苏绣旗袍曾拥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由于民间老艺人的去世和消失,从事苏绣旗袍手工艺制作的人已凤毛麟角。为此,苏州丝绸博物馆申报的手工工艺旗袍项目,也列入了第六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市今后将对苏绣旗袍在制作过程中最精细的各种刺绣、裁剪、缝制、手绘以及镶、嵌、绲、宕、穿等工艺,旗袍的各种各样精美的盘扣,以及设计、选料和量体打样等进行传承与保护。
除此之外,这次列入市级“非遗”保护的丝绸相关项目还有:古织机制作技艺和苏州丝绵翻制技艺(蚕丝被制作技艺)。据悉,这是继苏绣、宋锦、缂丝、漳缎已分别列入世界、中国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我市又一批丝绸传统技艺列入“非遗”项目,这对于振兴苏州丝绸、传承丝绸文化是一大利好。
摘自《苏州日报》
作者:陈秀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