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苏州工匠刷新木拱桥“世界纪录”
  • 浏览量:1276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3.04.19
  •                              

    木制结构的大桥,单跨跨度竟然达到75.7米!这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奇迹。然而对传统工艺、使用材料等进行创新后,这一刷新历史的“世界纪录”便在香山帮工艺发源地胥口诞生———昨天,横跨在苏州最古运河上,世界单跨最大的木拱桥主体结构建设正式竣工,经业内人士测试,木拱桥的承载重量高达195吨,相当于3000人同时站在上面,大桥都岿然不动!

    伍子胥挖河成江,便成就了苏州最早的古运河胥江,全长120米,主跨度75.7米,单跨创下“世界之最”的重型木拱桥便建在江上,成为当地的“新地标”,记者获悉,除桩基为高强度混凝土,其余桥体部分纯是木结构。桥面呈喇叭口状,桥头位置宽12米左右,拱顶最窄为6米。用木头造出跨度如此大的桥,尚无先例,而更神奇的是,造这座桥一共用了400立方米木材,全部采用7厘米宽、3厘米厚、2米左右长度的小木条拼接胶合而成。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晓东告诉记者,在木材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要找到这么大跨度的天然木材来作桁梁,几无可能。就算找得到,这根木头到底荷重多少,能否经受自然开裂、虫蛀、腐烂等考验,也完全是未知数。这些问题正是制约传统古建发展的瓶颈。为此,香山工坊首先在材料上突破创新,把新技术、新材料引进古建施工中,用规格木板胶合集成,成为香山工坊在木结构建筑上的重大创新突破。据了解,这座桥梁使用的木材是欧洲赤松,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木材胶合、挤压,形成拱桥所需要的弧度。为防止木材被腐蚀、变形,所有原材料都经过高温加压和防腐处理。目前,该技术由香山古建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研制,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保护老工艺,传承并不是“固步自封”。冯晓东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香山帮”古建筑只能称作“仿古建”,而香山帮技艺只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能重新燃起生命力。钢筋水泥建筑的出现,特别是现代功能需求变化、建筑成本居高不下、木材资源紧张等因素制约,传统木结构建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采用新材料和工艺,加上科学的结构,则可以代替钢筋水泥,用于大型体育馆、游泳池等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业内人士称,木拱桥则是香山帮传统工艺进行创新的一座新标杆。
    木制结构的大桥,单跨跨度竟然达到75.7米!这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奇迹。然而对传统工艺、使用材料等进行创新后,这一刷新历史的“世界纪录”便在香山帮工艺发源地胥口诞生———昨天,横跨在苏州最古运河上,世界单跨最大的木拱桥主体结构建设正式竣工,经业内人士测试,木拱桥的承载重量高达195吨,相当于3000人同时站在上面,大桥都岿然不动!

    伍子胥挖河成江,便成就了苏州最早的古运河胥江,全长120米,主跨度75.7米,单跨创下“世界之最”的重型木拱桥便建在江上,成为当地的“新地标”,记者获悉,除桩基为高强度混凝土,其余桥体部分纯是木结构。桥面呈喇叭口状,桥头位置宽12米左右,拱顶最窄为6米。用木头造出跨度如此大的桥,尚无先例,而更神奇的是,造这座桥一共用了400立方米木材,全部采用7厘米宽、3厘米厚、2米左右长度的小木条拼接胶合而成。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晓东告诉记者,在木材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要找到这么大跨度的天然木材来作桁梁,几无可能。就算找得到,这根木头到底荷重多少,能否经受自然开裂、虫蛀、腐烂等考验,也完全是未知数。这些问题正是制约传统古建发展的瓶颈。为此,香山工坊首先在材料上突破创新,把新技术、新材料引进古建施工中,用规格木板胶合集成,成为香山工坊在木结构建筑上的重大创新突破。据了解,这座桥梁使用的木材是欧洲赤松,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木材胶合、挤压,形成拱桥所需要的弧度。为防止木材被腐蚀、变形,所有原材料都经过高温加压和防腐处理。目前,该技术由香山古建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研制,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保护老工艺,传承并不是“固步自封”。冯晓东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香山帮”古建筑只能称作“仿古建”,而香山帮技艺只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能重新燃起生命力。钢筋水泥建筑的出现,特别是现代功能需求变化、建筑成本居高不下、木材资源紧张等因素制约,传统木结构建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采用新材料和工艺,加上科学的结构,则可以代替钢筋水泥,用于大型体育馆、游泳池等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业内人士称,木拱桥则是香山帮传统工艺进行创新的一座新标杆。

     

    摘自《姑苏晚报》

    作者:沈红娣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