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苏州制扇的中国风骨-王健
  • 浏览量:1556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1.11.03
  • 王健,1965年生人,从事制扇工艺25年,曾在苏州扇厂、桃花坞扇庄从事设计制作和生产管理。他于1981年创立“王健扇艺”,他所制作的苏扇,以品质精良,清新雅致著称。王健制扇技艺,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苏扇精髓,恢复失传已久的明式泥金系列扇面制作工艺,同时研制出市青、黑金钢等传统扇面,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使苏州扇子这门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不断发扬光大。
          求王健的扇子,不是件易事。倒不是他性情倨傲或天价难得等因素,而是因为他早脱离了“匠”的境界,拥有一副艺术家的派头,做到没兴致时,就搁到一边,这一搁,不知猴年马月才会再于心血来潮时拾起去做。因此,求他的扇子得有常人所无的耐心,一年两年不算久,但饶是这样,王健也还是欠了一屁股“债”。新年未过完,就有人上门“催讨”了。在我和他谈话的小半天里,就送走了两拨。
          王健的地方,不易找,虽然他描述得详细,却还是走了点冤枉路。当找到他的所在时,不得不心折于苏州的藏龙卧虎,在湿冷的深深小巷尽头,竟幽居着一位制扇大师。他左邻右舍的阿爹好婆大抵不很清楚此人在外界的响亮名头,只知道,常有些莫名其妙的人,三番四次地摸到他的门口,轻轻叩门,然后,尊敬地问声:请问,做折扇的王健,是不是在这里?
    复原古扇
          出人意料地,王健竟不是一位鸡皮鹤发,蓄着山羊胡子的老者。在下意识里,一位对怀袖雅物有着彻头彻尾认识和深入骨血热爱的人,不可能不是位老夫子,同时,还少不得带些目空一切的狂狷。而他,非但年青,更平和近人,流露出苏州男子特有的温和、敦厚,亲善得不像位声名鹊起的大师级人物。他的眼睛有些肿,像是没睡醒的样子,却为他平添了一份实在。
          然而,当与他聊开扇子后,那份藏在话中的自傲,便不由地显露出来。他说:扇子,是怀袖雅物,而扇中,唯有折扇是文人扇,才是扇中的代表。王健认为,制扇技艺中国范围内首推苏州,苏州的制扇已达到难以企及的地步,这与苏州的文化底气有关。他说:“我与别的制扇者不同在于,我不仅会做扇面,还会做扇骨。我已经将历史上有记载的扇样逐一复制,成为体系,弄清传承关系,这是我想做的事情。”
          的确,王健去年八月份前只做了一把扇子——合欢扇,根据古籍杂抄中零星记录,王健拼凑出扇的特点,然后,用几十年来的修为反复琢磨,不惜工本地将它还原出来,这是王健的乐趣。被他复制出来的扇有汉朝的合欢扇、唐宋腰扇、及明早期系列的扇子、泥金系列、三开扇、半扇等,每一款都细致地记录下制作工艺,稍加整理,即成为完整的制扇实用教材。王健说,要把失传了的工艺再研究出来,一来,有了传承的根基,二来,利于在此基础上发展。万丈大楼从地起,只有继承,才能有所发扬,这是每一行业的通则,也是从业者的使命。
           悠久的制扇技艺
           中国堪称“扇子王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扇子与人们日常生活结下不解之缘。一把随身的扇子,不仅是一件融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同时,数千年的扇文化积累了很多的扇诗、扇词、扇联、扇谜,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扇子作为传统歌舞戏曲的轻捷道具,也有千年之久。唐玄宗的“歌扇”,元人“杂剧”,今天的京剧、舞剧、昆曲及各种地方戏曲,演员都要借助扇子来表现不同角色和身份人物的复杂细腻的心理活动。以扇为名或以扇为媒的“扇戏”有《桃花扇》、《芭蕉扇》等,扇子都是艺术家们不可缺少的道具。由于折扇在戏曲舞蹈上的使用,逐渐演变出了“舞蹈扇”,挥舞起来如彩蝶翻飞,还有特制的“三开扇”,可向两个方向撒折,显现出三幅不同画面。当年著名的京剧演员胡芝凤演出《李慧娘》时,握的就是这种三开扇,增加了李慧娘变成鬼后玄秘空灵的艺术感染效果。
           苏扇盛于明,历时数百年,清代时,苏州折扇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室。苏扇折扇十分讲究扇骨的材料,明人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中称:“凡紫檀、象牙、乌楮,俱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惟骨为时所尚。”可见,苏州折扇以竹制见长。竹骨除要经过煮、晒、烤、刮、拖、倒、磨等工艺流程外,还要用浸湿的木贼草磨光晾干,用榆树叶打磨提光,最后上白蜡,竹皮成品滋润悦目,匀细光洁,色黄晶莹,富天然之美,经久不变。
           苏扇特别注重扇骨的造型,能随使用对象、地区、气候、时代、用途等不同,设计出有长、短、宽、窄、大、小、粗、细之分,还有花式、苏式之别的各种造型。通过历代艺人智慧创造,这种变化达三四百种之多。
          清乾隆年间,苏州的民间扇骨艺人蒋苏台有“一寸扇骨四两金,尚且争购不得”的名声。太平天国以后,苏州阊门、桃花坞一带折扇作坊盛行,当时的扇庄众多,著名的有“张多记”、“陆清和”、“扬政记”、“祝金记”、“吴仁记”、“李瑞记”等等,所产折扇传遍南北。
          折扇很受大众喜爱,手持一把折扇,放则撒开、收则折迭,开合把玩之间,自有一股儒雅风度,亦是文人墨客喜欢把玩的原因所在。在他们的审美情趣下,折扇逐渐超出日常生活用品功用的范畴,升华为作诗题字,相互馈赠的礼品,渐成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书画家每在扇上创作也格外用心和讲究。明清以后,这种风气推广到了极致。收藏丰厚者多达千余把,普通者也有百余把,是为当时风尚。丰子恺先生在《扇子的艺术》一文中写道:“扇子在中国是特别发达的一种书画形式。”
          慢工细活出雅物
          在这种认识上,王健认为扇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各个时代的转变,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因此,还原已灭失的古扇在王健来说,是无比满足的。
          在谈话中,王健不时揉眼睛,他说做扇子很伤眼睛。以他复制的泥金扇为例,扇面上的图案全是用针一下一下戳出来的,这种复制作品,是他的宝贝,概不出售。泥金系列古扇,他曾经断断续续研究了十几年,花下去的代价无数,“这样的扇子,你说,卖多少钱合适呢?再说,做第二把不太可能了,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搞清楚它的整个过程,目的也就达到了,没必要再重复劳动。”王健说。他的兴趣将转向下一个目标,征服另一个课题。
          对于身后的一堆“债”,王健说,这也是急不来的,除却个人因素,扇子自身的要求占了很大关系。苏州书画艺术大家吴湖帆先生曾有“非老矾面不用”的癖好,“这老矾面”——王健拎起张空白扇面一角说,得藏八年才成。“扇骨也是一样的道理。普通一把折扇有近两百道工序,因此,花几年时间制成一把扇子,很平常。”说着,王健温和地笑了。但笑容背后,有着非同一般的自得与满足。
          有人这样评价王健制作的苏扇称:品质精良,清新雅致,继承了传统苏扇的精髓,完美体现了苏扇特有的秀丽轻巧的个性。
          品牌行天下
          2006年,王健在参加“上海扇艺术博览会展览”时引起轰动,出现排队购买的盛况,人们对折扇的认知,让他感动。2007年北京荣宝斋举办的“消夏成扇展”等大型活动也让王健的折扇风光无限。因此,王健每去参加展出类活动,着眼点放在推广苏扇及打品牌上,他想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制扇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把它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每天展览的时候都有很多人过来参观,我也会在场向大家详细介绍有关扇子的使用,制作、鉴赏、收藏等事项,让大家重新认识这些扇子的价值所在。”
          关于品牌,他说:“我大概是制扇业界唯一一个注册品牌的。”拥有“王健扇艺”及“舒莲记扇庄”两个注册品牌的王健表示,苏扇的品牌如果树立起来,完全可以推向全世界。曾有位美藉华人,不知怎么打听到他,先后三次飞到国内寻上门来求制合欢扇,最后王健被他的赤诚打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王健的扇子已不再仅仅是扇子,而是文化符号,是城市象征,也是手工精神。
          由于做扇是一门苦差使,工艺又太复杂,入门时光学拿把刀,就要花上三年,不然很容易割到手上。入门后基本功要学三年,是件不易入门的活计,而且毕竟目前还是小众市场,因此徒弟难寻,这也是王健大力推广苏扇的原因所在。他相信,只要将市场建立起来,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局面。
         “进来呐,看看!”离开王健工作室,不期然,脑中竟反射出这句引王健进入扇艺领域的话。仿佛时光倏忽倒流回二十多年前,一个懵懂少年,正站在扇厂门口向内窥望,门口老人笑着招手向他唤道:“进来呐,看看。”谁也不会想到,被这句简单喊话领进的少年,二十多年后,成为一位制扇大师。

    (转自《现代苏州》)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