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陆涵生徒弟丁亚成的回忆(三)——琢木情缘
  • 浏览量:1684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3.03.31
  • 继《留世竹韵》

    作者:丁亚成

                                           

    在工艺美术大师陆涵生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凝结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社会思考的艺术作品,给人以美的启迪。

    当陆老见我对雕刻艺术稍有见长时,就勉励我学雕动物———利用树根几上的“肉头”,或者有动物雏形的奇特部分,雕刻成猴子、松鼠之类的动物。他说,这样动静结合,根几就活起来,便有了活泼的生命力,也融入了属于自己的创意。有一次,他在我用黄杨拼凑的雕件上,用毛笔勾划了两只猴子———姿态玲珑,嬉戏相欢,惹人喜爱。他说,“你学雕一件相濡以沫的佳侣猴吧!”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依葫芦画瓢地学着雕起来。

    就在这件作品将要出形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其中一只猴的腿凿断了。我气馁地跑去找陆师傅,期待挽救的余地。他看了又看,惋惜地对我说:“雕刻是减法的艺术,凿下来是无法装上的。”他还告诫我:“雕刻一定要胆大心细,它是一种技术活,来不得半点马虎。”“心情烦躁时,一定要静下来,窥视内心,抚平心中的烦躁后再雕。雕刻时,尤其要看清树根的丝缕,碰到弯曲、有树瘤子的地方,丝缕错综缠绕、不易看清,一不小心就会断裂,所以一定要预留支撑点,用心地慢慢去凿。”他的语调温柔,却牢牢印在我心里,对我今后雕刻少走弯路,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

    这件雕坏了的作品在陆老家里搁置了半年多,直到1984年秋天,《新观察》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孤猴》的文章:河南太行山麓王屋村里,村民养着一些被猴群遗弃的小猴。这些猴子,原来生活在山上的猴群中,每年猴王“祭天”时,都要把一只小猴弃到悬崖峭壁之中。小猴如果幸存下来,也不准再回到猴群中去,它们无奈地跑到村庄里,村民就把这些小猴饲养起来,俗称“孤猴”。该文还讲述了另一个故事:在“文革”中,河南某大学一名教授,因不堪残酷批斗,义愤地逃进山里,与鹿为伍,鹿群也通人性,细心照料他,给他奶喝,采果子给他吃。

    于是,该作者义愤疾书:“兽性与兽性不相通,兽会走向人类;人性与人性不相通,人会走向兽类。”而且题目旁还登了一只猴子画像,孤猴形象很逼真。掩卷深思,颇有感触。“孤”字的横横竖竖间,似乎笼着一层化不开的哀伤。

    陆老看完这篇文章后,大为感慨:“这篇文章写得好,作者世事洞明,道出了人世间的一个道理。”他随即重新拾起我的那只搁置的树根几,抹去灰尘,干净利落地把我那只雕坏的猴子切割掉,为另一只猴加工修正,重新调整姿态,开相、撕毛,把原本欢悦的猴子改雕成一抹孤立的身影。他说:“这件作品就叫‘孤猴’吧!”当我细细地观赏时,这只猴眼眸带着望不尽的怅惘,面部伤悲、眉头稍皱、嘴唇紧闭,似乎在想着什么令人心碎的事。这时陆老对我说:“一件作品一定要有一个夺目的地方,猴子正是这件作品夺目的地方,而猴相更是猴子夺目的地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画龙点睛。”他还说:“雕刻一个动物,形态‘像’固然重要,但还要有意境,这是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之处,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一点。比如雕刻这个作品,我们先要立意,要想好给猴子雕刻出怎样的表情,这个猴子的表情,不仅是在对失落猴群感到苦痛,更重要的是折射出它怒目横对世间的不平,对炎凉世态的控诉,这正是意境深邃之所在。”

    弹指一挥间,三十几年过去,如今已步入重视人文的和谐社会。遥想那份情境,孤猴脱离了它的同类,怯生生来到人群,心境可谓凄苦,但人类对它们的关心会融化它们内心的冰雪。直到有一天,泪水会从记忆中抹去,它们有机会从过去的伤感中逃遁出来。不管什么时候,给弱小者多一份关怀,给困难者多一份温暖,是作品“孤猴”给人的启迪,永恒的启迪。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