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苏州发绣
  • 浏览量:1982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2.12.05
  •                                                                  苏州发绣 《清明上河图》

     

    苏州发绣 - 发展

    据史料记载,发绣起源于唐代,起初只是一些信女出于对佛教的虔诚,剪下自己的长发绣制成佛像,每日供奉膜拜。

    发绣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工艺美术品。说她古老,是因其历史悠久,她的产生距今已有2000多年。相传,在唐代佛教鼎盛时期,民间信女开始用自己的纤发,在丝绢上绣成如来、观音等佛像,朝夕焚香,顶礼膜拜。到元末明初,发 绣突破宗教题材,表现内容不再囿于人物。英国伦敦博物馆所藏,《东方塑像》、日本正仓院所藏《弥勒佛》、上海博物馆所藏《倚琴拧月图》以及成都文殊院所藏《水月观音》等,都是发绣的传世珍品。寻根溯源,在元末明初,农民领袖张士诚兵败苏州,不少身怀绝技的苏州手工艺人流落到东台,他们带来了精湛的工艺,进行发绣生产。但到了清末民初,这一艺术奇葩几近失传。说她年轻,是因在20世纪70年代,东台发绣又获得新生。1972年,东台工艺美术厂特邀苏州工艺美术师和民间老艺人,前来进行精心研究和指导,植苏绣艺术于发绣艺术之上,使发绣艺术得以复苏,重新焕发了青春。东台成为发绣艺术新的发祥地绝非偶然。发绣在东台地区的记载,最早见诸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孔尚任的《西团游记》,文中载:东台附近的西团镇(古属东台场)晾网寺里藏有发绣观音佛像,被推为发绣珍品。追根溯源,元末明初,农民领袖张士诚兵败苏州,不少身怀绝技的苏州手工艺人流落里下河地区,带来了精湛的江南工艺美术。历史有着惊人的重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驱使大批苏南居民下放农村,许多艺人、画师、绣女来到东台……于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东台着力挖掘艺术宝库,抢救文化遗产,新一代发绣应运而生。吴雷是苏州籍工艺师,他通过曾在东台落脚的苏州刺绣研究所创始人高伯瑜先生,请来了他的弟子、现代著名刺绣大师顾文霞女士作技术指导,在众多画师、绣女的共同努力下,用数月之久,东台的第一幅发绣品《秋风纨扇图》终于诞生了。以此为起点,发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艺术绽放异彩,东台也伴随着发绣艺术而名扬海内外。

    “中国发绣作为一种东方艺术商品,走向了市场,面对的同样是激烈的竞争。”东台发绣艺人道出这番肺腑之言。

    而今,发绣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在东台又开辟了新纪元。他们改墨绣为彩绣,融画绣一体,变双钩为晕色,开发出双面发绣和双面异色绣。

     

    苏州发绣 - 特点

    发绣作品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弹性强、光泽好,而且精细,圆润、古朴、典雅,给人一种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真实美感。同时发绣借鉴刺绣的一些操作方法,但又不同于刺绣,其特点表现为:一是创作上侧重于对主题思想的追求和作者的感受;二是针法不是处处密接其针、排比其线,而是用针脚的疏密处理画面的明暗关系,并有亮部与暗部的色彩冷暖对比;三是由于发丝具有弹性,在使用短针和记针时有其独特的处理技巧,粗放处用数根合绣,且它在中国传统锯缘青蟹图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四是画面质感好、层次丰富、变化微妙、色彩淡雅悦目。底料和发丝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底料因发丝的弹性局限,大都选择较结实,厚些的丝织品。为更充分地表现形象的肌肤色质感,有时还可选用棉麻类或仿古缎。发丝的选择因表现内容的需要而定,有的选用老人头发,有的用青壮年人头发,有的则选用小孩头发。就用发而言,根据对象的不同,有用同一人种头发完成作品;也有用不同人种的头发合绣。如《锯缘青蟹图》,为了表现形象质感和呼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选用了不同人种的头发合绣。其中为了将仰卧挣扎和支螯欲走的青蟹生命形成对比,前者暗部用老人失去光泽的头发表现衰竭的生命,而后者的壳上则用青年人光泽好的头发表现旺盛的生命。

     

    苏州发绣 - 制作工艺

    发绣生产制作过程十分严谨,从搜集头发到筛发、选发、分档、分色、软化、退脂、加工处理等一套完整的科学处理程序,经特制后的各种头发,不霉、不烂、不蛀、不褪色。制作每一幅发绣作品都尽可能采用自然色,也称原色,特殊色发,用补色来弥补,但要求达到相当的固色牢度,通常情况下一幅精制的发绣作品,采用自然色越多越珍贵。从设计、勾样到刺绣的结束,要花费几十乃至于数百个工日,也只完成了一大半,还要装裱、嵌锦、配架,经过严格的检验,方能算全部完工。发绣的制作过程有两种类型:一是传统型。先将缎子在绣架上绷紧,然后勾上铅笔底稿,再开始绣制。完稿后,用按需要规格裁好的三夹板粘在作品的反面,即下绷装裱;二是现代型。像绷油画布一样,在内框上绷好布帛,再在绣架上夹紧即可创作,必要时也可先勾上铅笔稿,完成后装上画框即可。此类型对画面的构成、组合的探讨更为有利。

     

    苏州发绣 - 人文内涵

    头发作为人类生命物质的一部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旧时男女相爱两心相许,女方以一缕青丝托付对方,成了爱情的信物;“镜中衰鬓已先斑”是文人对人生易老的感慨;满清入主中原时,汉族士人表现出宁断头不断发的气节;剪发弃旧又成了清末革命党人的义举;对佛门僧众而言,头发是俗世尘缘的象征,认为是烦恼丝,出家必须“落发”;对于现代人来说,头发是人们精心呵护,塑造自我形象的物质。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因此,采用独具特殊属性的头发来制作肖像,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文价值和纪念意义。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