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展示

更多
  • 《钱袋弥勒》玉雕
  • 玉雕作品

  • 清风徐来 一扇千年
  • 浏览量:1466   作者:苏州民间工艺   时间:2012.07.16
  • 我国古代扇子的种类非常多,但真正被藏家所垂青的,只有折扇和团扇二种。折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扇面上题诗作画,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折扇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等。关于折扇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起源于日本,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中国。我国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这“腰扇”,据《通鉴注》上的解释,“即折叠扇。”不过那时还不流行。到了北宋,“如市井中所制折叠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市井有制,说明它已不是少数人专用的了。

                       

                       

    折叠腰扇在南朝齐以前已经出现。有两则史料可以为证。晋陆云《与兄平原书》:“一日案行并视曹公器物、床荐席具,有……扇如吴扇、要扇亦在。”晋张敞《东宫旧事》:“(晋)皇太子初拜,供漆要扇、青竹扇各一。”按,文中的曹公即指曹操(155~220年)。“要”是腰的本字,要扇即腰扇。这说明,汉末及魏晋时期,腰扇已在使用了。

    其次,折扇之名也并非自宋代始。《乐府诗集》辑有晋诗一组,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标题为《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其中《夏歌二十首》的第五首曰:“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佛华妆,窈窕登高台。”诗里的叠扇,就是折扇,是折扇在晋代的一个名称。即使在宋代,折扇仍有许多名称,并未统一。例如,《高丽图经》卷二十九称为折扇,《梦粱录》卷十三称为折揲扇,《癸辛杂识》称为聚扇,以及还有的称为聚头扇、聚骨扇等等。可见,折扇之名可以追溯到晋代。

    隋唐两朝是国际交往频繁的时期,折扇开始传播到日本等邻国。以致自北宋起,当日本、高丽精美的折扇源源不断流入中国后,相对简陋的中国折扇反而淹没无闻,这就是为什么南宋以来史家多以为折扇是舶来品的原因。北宋时从日本、高丽入贡的折扇只不过因其“精致非中国所及”(苏轼语),故在宋文献中出现了折扇源于日本的说法。《宋史》记载,端拱元年(988年)二月八日,日本僧侣嘉因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觐见了宋太宗,献上日本桧扇22把等珍贵的礼物。日本的折扇,除了作为僧侣的礼物外,还作为贸易商品大量流传到浙江一带。

    来到我国的日本折扇,很快地在宋代的朝廷和文人学士中间广泛流传,博得了文学艺术家们众口一致的好评。由于浙江的匠师们最先接触到日本的折扇,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他们很快地吸收了日本折扇艺术上的长处,并利用棕竹、湘妃竹、象牙、黄杨木、檀香木等为扇骨进行制作,在两边的扇柄上镌刻诗词字画、人物、花鸟、山水等,扇柄下还饰以玉坠或彩色丝绒编结而成的流苏,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独特艺术风格的折扇,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不管折扇起源于何地,它在中国大地上都是一扇千年了。虽然现在人们已经不在用扇来纳凉遮阴,但摇一把折扇,徐徐而来的清风,是说不出的优雅。尤其几千年吴文化滋养的苏州,对折扇的要求非常讲究。制扇技艺已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竹刻家们还在扇骨上雕琢雅致纹饰; 文人雅士更是喜爱在折扇扇面上题诗作画,或绘以清逸花鸟,或绘以水墨山水,配以相同应时应景的诗词。折扇精巧细小,携带方便,出入“怀袖”即可。扇面书画,扇骨雕琢,“雅扇”之名名副其实,所以又称“怀袖雅物”。

     

    摘自《姑苏晚报》

    作者:龙宝

友情链接        
   
                   
  
     

首页  |  非遗名录  |  行业动态  |  政策法规  |  代表人物  |  分类技艺  |  专题专栏  |  研究交流  |  工艺分类  |  工艺推荐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苏州民艺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亿韵商务   苏ICP备14051010号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582号   本站关键词:苏州民间工艺